最新信息
热门信息
当前位置:首页 > 人大调研 > 正文

对县林业局重点工作评议的调研报告

发布人: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:2015/11/27 来源:本站 浏览: 次 字号:

——2015年11月23日在武隆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上

县人大常委会评议调研组

 

主任,各位副主任,各位委员:

根据《县人大常委会评议县教委等四个县政府工作部门重点工作实施方案》(武隆人大办〔2015〕33号)的要求,常委会组成了评议县林业局重点工作调研组。11月3日至10日,调研组在常委会副主任涂华林、黄崇义的带领下,采取听汇报、查资料、召开座谈会、现场实地查看和走访人大代表等多种形式,先后到县林业局和鸭江、平桥、双河等乡镇产业发展基地、名木古树保护点、森林有害生物发生疫区、仙女山国有林场森林抚育和林相改造现场,实地调研了今年林业重点工作的开展情况。受调研组的委托,现将情况报告如下:

一、近年林业生态建设取得的成效显著。

近年来,县林业局在县委、县政府的领导下,班子团结,求真务实,开拓创新,组织和带领林业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,认真贯彻落实县委政府决策部署和人大决议,严格执行《森林法》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,林业生态建设持续、健康发展,林业工作先后得到了国家和市级相关部门的多次表彰奖励。今年,我县林业工作又取得新成绩,荣获首批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,列为重庆市6个林改试验示范区之一,火炉镇万峰村成功创建重庆市“最美森林氧吧”等。概括起来,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(一)县委顶层设计不断优化,生态理念进一步升华。我县始终坚持生态立县这个根本,把林业生态建设作为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,摆在了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,各级各部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升华。一是不断优化发展战略。县委立足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功能定位,顺应时代趋势,契合县情实际,把“旅游富民,工业强县”战略优化提升为“绿色崛起、富民强县”发展战略,明确了建设“国际知名旅游胜地、生态工业经济强县、生态文明示范区县、山水园林旅游新城”四大目标,提出了“生态环境更加优良、生态建设更加完备、生态保护更加严格、生态制度更加完善、生态文化更加普及、生态产业更加发达”的生态文明建设思路,进一步明确了生态保护和发展的双重任务。二是调整优化产业布局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,守牢生态保护底线,切实保护一山一石、一草一木、一鸟一兽,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,利用立体的山地资源大力发展林果特色产业,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,推动了全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,去年全县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4.2:40.1:45.7,三次产业的顺序由过去的“一二三”优化为现在的“三二一”结构。三是始终坚持“面上保护,点上开发”的工作思路,既要金山银山,又要绿水青山,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,生态修复成效显著。近年来,通过持续不断的营林造林、封山育林、退耕还林等举措,共营造林110多万亩,其中坡耕地退耕还林近24万亩。在经济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,全县生态建设也取得显著成效,据普查,全县现有林地面积达332.4万亩,森林覆盖率从“十一五”末的47%提升到现在的60.1%,排名从全市第11位跃居全市第3位,迈入了全市森林资源大县。

(二)林业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。一是在全市率先探索推进林业制度改革,出台了《创新森林生态发展机制的实施意见》,并围绕这个《意见》创新机制,试运行了多项新机制新举措。我县被确定为全市首批申报 “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区”和“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综合试验示范区”。在林权制度改革中,将全县313.7万亩集体林地产权下放到一家一户,共有8.82万户林农得到实惠,实现了“山定权、树定根、人定心”目标。二是出台《乡镇林业造林项目管理办法》,规范计划管理、检查验收、资金拨付等程序;建立林业项目纪检干部全程监督机制和林业违法案件季度通报制度。三是建立了森林分类经营管理机制。按照生态区位重要程度,把全县林地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,实行差异化管理。对商品林采取积极培育、合理利用,对公益林实行严格保护、禁止商业采伐,给予了生态效益资金补偿。全县有公益林200万亩,落实了每亩11.75元的生态补偿政策,每年兑现生态直补资金2328万元。四是解决了国有林企改制后的遗留问题。通过争取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持,共协调资金2060万元,妥善解决了遗留多年、长期信访的134名林企改制下岗职工的社会养老保险和住房问题。目前,林场的危旧房改造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。

(三)林业经济蓬勃兴起。近年来,林业局高度重视林业经济发展,坚持走生态产业化、产业生态化的路子,林业经济蓬勃兴起,林业综合产值年均增长15%,2014年达到12.8亿元。一是林业市场主体不断壮大。通过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,充分发挥林业项目、资金、政策扶持效应,引进和扶持了远达枣业、祥宇农业、铧玉农业、林海药业等一批林业企业,目前县内市、县林业龙头企业达30余家,共培育专业合作社、家庭果园、种养大户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228家,在全县掀起林业产业发展热潮。二是林业产业基地初具规模。依托实施退耕还林、长江绿化、石漠化治理等重点工程,大力发展经济林果产业,推动山区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。目前,全县林产业基地达到40万亩,林果业年产值达3亿多元。围绕扶贫攻坚重点区域,先后建成猪腰枣、甜柿、脆桃、板栗、梨子、柚子等优质特色林果基地15万亩,厚朴、金银花等林药基地12万亩,平竹采笋基地10万亩,优质茶叶基地3万亩。

1 [2] [3] [4]